「財主和拉撒路」的故事是路加福音的獨家報導,不見於其他福音書。在今、明兩天的經文中,耶穌會告訴我們天堂和地獄的「客觀現實」,以後我們會在那一個地方度過永生,全看我們
今生的抉擇。「天堂與地獄」是一個很嚴肅的課題,千萬不要等閑視之。這是耶穌親口教導的,是真實存在的。我們可別再把它們視為愚夫愚婦下層文化的荒誕粗鄙的迷信,而當抱著敬畏的心,詳加研讀。耶穌所有的教導裏,對靈界的情況並沒有太多詳細的描述,可能祂認為我們不需要知道太多,或是知道太多對我們並沒有好處。這兩天的經文算是聖經裏將死後的世界描繪得最清楚的一段經文,而且是出自耶穌的口。不管你要按字義解釋,還是按靈意解釋,
「凡有耳的,就應當聽!」建議你務必一句一句詳細研讀,並反復默想耶穌在這些經文中啟示的靈界奧秘,和對我們的意義。
這故事提到兩位主角,一位是財主,一位是乞丐拉撒路,以及他們在地上的光景。「拉撒路」(意為:「神是我們的幫助」) 這名字是希伯來文"以利亞撒"的簡稱 (參出埃及記6:23,25)。很奇怪的,在眾多的比喻中,他是唯一被賦予名字的故事人物,這必然有它屬靈的意義,值得深思。財主以自己為中心,盡量炫耀他的財富。不論古今,任何世上的法庭郤不會逮捕或譴責這一種人;相反的,人們都稱他為義,誇獎他,說他混得不錯。而在另一方面,拉撒路卻是「一個討飯的... 渾身生瘡... 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;並且狗來餂他的瘡」(20-21節),這樣一副苦境,而且連猶太人所鄙視的狗都比財主的心還要善良!但這兩個人的故事還沒完呢,後來兩個人都死了。財主縱有萬貫家財,也無法賄賂死神,逃避一死。他們都死了,在「死」這件事上他們平等了。現在,他們兩人在世間的一切都結束了。然後呢?這才是故事的重點——在一個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世界裏,天使帶拉撒路進入亞伯拉罕平靜安息的懷中,那兒再也沒有瘡,沒有飢餓;而財主則在陰間火焰裏受極大的痛苦 (注意:靈魂也有感覺,能感受苦樂),甚至連要一滴水都不得。
猶太人認為有錢人應該是義人,因為只有神才能夠把這麼豐厚美善的財富賞賜給一個人;而貧窮疾病是天譴,拉撒路一定是今生犯了罪才受神的刑罰 (參約翰福音9:1-5,7/28靈修)。耶穌這個故事叫他們驚訝莫明。按照猶太人的常識看,應該受火刑的是拉撒路,應該在亞伯拉罕懷裡的是財主才合理。但是耶穌說,不是!鏡頭一轉,由地到天,結局竟完全相反。我們不僅要問,財主究竟罪在何處?這與「聖經的財富觀」有關。聖經所說的富足或貧窮,並不總是指著「金錢」而言,聖經中的財富,更多是指著「屬靈生命」和「道德」說的。這個財主的問題不在於他做了不該做的;而在於他沒有做他應該做的。他受永遠的刑罰,不是因他吃喝宴樂,也非因穿朱紫衣袍,而是因他「冷漠」,他對人冷漠,對神也冷漠。別再說他沒犯罪,冷漠就是罪。有錢本來沒甚麼不對,但財富會使人在虛假自義中迷失,而不去思索如何善用錢財,辜負了神託付那麼多錢財的用心,當有一天到了火灼的陰間,悔恨已遲。
我們要小心讀這個故事,因為人在讀聖經時常常有個問題,就是我們總是覺得:好人也不是我,壞人也不是我。我不過是芸芸眾生的一個小人物,做好人沒我的分,但我也不至於像這壞財主那麼冷漠吧。我沒有財主那麼闊氣,也沒有他那麼貪心,財主絕對不可能是我。但是,如前所述,聖經中所講的財富,不是指腰纏萬貫的才是財主,因此,只要是我們某一方面非常富足,以致漠視了、忽略了在這方面有缺乏的弟兄,我們就是這個財主了!我們所有的恩賜、才能、金錢、工作、學問——都可以叫我們成為一個視而不見的「財主」!比如有工作的人,對失去工作之人的困難毫不關心;有錢的人,對貧苦人家不聞不問;有健康的人,對失去健康的人不理不睬...... 正因為如此,你是這個比喻的聽眾,我也是這個比喻的對象。是因為我們的「不關心」,甚至是「冷漠拒絕」,叫我們周圍許多有缺乏的、不幸的拉撒路愈來愈陷入絕望無助的境地,就如故事中的拉撒路一樣。
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,又稱為「兩個乞兒的故事」,拉撒路生前是乞兒,財主為己積財,在神面前卻不富足,死後也是乞兒。這個故事,甚至不是比喻,耶穌親口說出,實實在在說明了冷漠人今後的下場 (以上取材自《亂世豐筵》)。說句實在話,如果我們在這世上的生命便是全部的話,那我們真應該馬上好好享受生活。別管什麼道德、美善,更無須顧慮後果,只管放縱私欲,像這財主一樣。但是事實並非如此,就像在母腹中所度過的九個月,並非是行程的結束,而是為世上生命的開始作準備;同樣地,今生是為來生作準備。死亡不是終點站,而是進入永恆的中轉站,因此我們要承擔在世上所做的一切後果。今世生活最可怕的就是只顧目前,因為今生所做所為的一切,都會在永恆中發出迴響。
那麼,我們該如何善用今生呢?請回顧耶穌在「不義管家」中的教訓:「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,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,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裏去」(9節,昨日經文)。願共勉之!